欢迎访问吉林省钧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首页 > 防雷知识

智能弱电系统防雷工程的要点

发表日期:05月11 2020 文章编辑:原创 浏览次数:1066次

随着我国经济及科技的发展,智能建筑物越来越多,内部集成了计算机网络、智能消防、视频监控、门禁、楼宇自动控制及智能照明等大量高科技弱电系统。这些弱电设备的集成度、敏感度较高,而耐压耐受能力较低,容易遭受雷电侵害。因此,智能弱电系统的防雷工程要综合、全面而又细致,做好施工工艺。今天,钧和电子为您分享智能弱电系统防雷工程的要点。


钧和电子分享智能弱电系统防雷工程的要点


一是,要做好直击雷防护措施

直击雷防护措施主要包括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智能弱电系统中的直击雷防护措施重点要做好这三个方面。

1.接闪器

在防雷工程中,建筑物大多数采用避雷带的接闪器形式。明装避雷带采用直径为 10cm的镀锌圆钢。使用前应对避雷线进行冷拉调直。安装时,特别注意防止避雷带在提升过程中的人为弯曲。避雷带在固定支架上应平直、牢固,其顶部距建筑物应为 100mm,不应有高低起伏、弯曲、下垂等现象。其平直度每 2m检 查段允许偏差不宜大于3/1000,全长宜超过10mm。明装避雷带 (网)随建筑物造型弯曲,弯曲处均作成圆弧,其圆弧半径为100mm,严禁作成 90度直角弯或小于9O死弯。

避雷带搭接焊是其安装过程中的关键工序。要求所有避雷带同心敷设,在避雷线、防雷引下线焊接中应采用双面焊接,焊接应饱满、平整、牢固、无虚焊,焊接后不应产生气孔、夹渣、咬肉、裂纹等现象,如发现应及时予以补焊,并将 药皮敲净,刷上防锈漆及银粉。搭接长度要一致,长度≥6d,最好统一定100mm。避雷带 (网)通过建筑物伸缩、沉降缝处,应作防雷跨越处理。

2.引下线

引自圈梁内的防雷引下线镀锌圆钢与避雷带焊接处,均应弯成R=100mm的 圆弧形,搭接焊长度为lOOmm,且与镀锌圆钢双面焊接。若防雷引下线为镀锌扁钢,应弯成R=250mm的圆弧,焊 接长度亦为lOOmm,双面焊接。避雷带应和建筑物顶部的其他金属物体连接成一体。如建筑物物顶上的透气管、铁栏杆、爬梯 、冷却水塔等,这些部位的金属导体都必须与避雷带焊接成一体,也可采用抱卡形式。

3.接地装置

按照建筑物之前的地网情况,可将建筑物周围所有分散地网进行相互连通 的联合地网。用 40*4mm的镀锌扁钢在地下将各地网(线)就近相互焊接连通,并与大楼的环形接地体或基础钢筋连通,连接扁钢的中间适当敷设2m长的50*5mm镀锌角钢做成的垂直接地体。具体要根据现场情况单独设计。


钧和电子防雷工程


二是,要做好感应雷防护措施

智能弱电系统的各子系统遭受到的雷击事故大部分都来自于雷击引起的感应过电压入侵电气系统。根据 IEC61312的原则,应该在通信、计算机和各类电子系统的供电线路上设置多级浪涌保护系统。综合考虑施工难度和经济原因,智能弱电系统的建筑大楼采用三级防护措施。同时根据《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50343-2012)第4.3条按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和使用性质确定雷电防护等级,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多数属于B级。因此电源线路雷电过电压浪涌保护器,即:

电源线路第一级采用8/20µs限压型浪涌保护器标称放电电流为60KA的浪涌保护器,或采用10/350µs开关型浪涌保护器;

第二级采用8/20µs限压型浪涌保护器标称放电电流为40KA的浪涌保护器;

第三级采用8/20µs限压型浪涌保护器标称放电电流为20KA的浪涌保护器。办公楼一楼计算机中心所有用电设备,包括计算机、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等的电源插座更换成防雷插座。

办公楼计算机中心供电线路雷电过电压划分为第三 级防护措施,对末端用电设备需精细防护。计算机中心的网络交换机信号进出线端使用网络交换机浪 涌保护器,监控室的视频信号进出线端使用视频信号浪涌保护器,在云台控制线前端安装单口云台控制线浪涌保护器 。

更多防雷工程技术咨询可随时关注钧和电子www.junhedianzi.cn或拨打电话15943048260进行咨询。

 

文章分享:
0

相关内容

logo
产品
行业案例
下载中心
全国系统服务热线

15943048260

24小时热线:17767761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