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吉林省钧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首页 > 新闻资讯

理性看待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申报的高热度

发表日期:12月02 2019 文章编辑:原创 浏览次数:1556次

2016年6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许可的决定》(国发[2016]39号),明确“规范防雷检测行为,降低防雷装置检测单位准入门槛,全面开放防雷装置检测市场,允许企事业单位申请防雷检测资质,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防雷技术服务,促进防雷减灾服务市场健康发展。”从那以后,社会企业积极创造条件申报防雷检测资质,跑步进入防雷检测市场。钧和电子•浪涌保护器邀您一起来看看现状。

理性看待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申报的高热度

截止到11月底,中国气象局网站防雷检测资质认定结果公示栏显示1853个单位获得气象主管部门的防雷检测资质(甲级或乙级),今年以来全国就有400多个单位通过了气象主管部门的资质认定。11月26日,仅山东省气象主管部门一次性就核发了21家防雷检测乙级资质。在这些获得防雷检测资质认定的单位之外,还有大量企业在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准备申报防雷检测资质。

3年多来一直有这么高的热度申报防雷检测资质,究其原因,一是客观上,申报的门槛确实不高。国务院《关于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许可的决定》明确要求“降低防雷装置检测单位准入门槛”。作为主管防雷检测资质的气象部门落实上级文件要求,在制定防雷检测资质认定实施细则时,设置的资质申报标准确实不高,乙级资质除了1个高工、3个工程师的技术人员硬性要求,其他方面都比较容易达到。二是主观上,申报企业都认为防雷检测市场成本低、利润高,还沉浸在过去气象部门巨大垄断利益的幻觉中。确实,过去气象部门垄断防雷检测市场时,各级气象部门的防雷检测机构都收益很大,为气象部门提供了强大的资金。现在放开市场了,当然社会企业积极参与进来。

理性看待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申报的高热度

时至今日,其实应该给还在千方百计想办法申报防雷检测资质的企业泼点冷水。一是防雷检测资质申报的门槛虽低,但技术要求并不低。申报条件只是防雷检测企业的最低要求。事实上,防雷作为一项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也是前沿学科,历史上就有防雷接地技术曾获得国家技术进步奖,要做好防雷检测技术服务并不如想象中简单。而且,防雷装置检测不仅是技术服务,更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重要环节,责任重于泰山。一旦因为防雷检测技术问题导致安全事故,检测机构难逃其咎。二是防雷检测市场的利润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过去气象部门垄断防雷检测市场,是由于虚高的垄断价格。市场放开后,竞争异常激烈,竞相降价,现在的检测收费大大低于过去,有的价格已经降到垄断时期的不到十分之一。现在跑步进场已经有点晚,市场刚放开时的高利润没赶上,拉起一支队伍就能赚钱的时期已经过去了,现在防雷检测市场已经开始大浪淘沙的时候才冲进去,确实已经不是好时机了。三是为了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国家鼓励联合检测。因此,今后更多的与防雷检测业务相关联的企业,比如从事建筑检测、环保检测的企业,他们通过增加经营范围,增加检测资质,参与到防雷检测市场。这些企业不仅具有技术优势,还具有市场优势。联合检测是今后检测企业发展的方向。

钧和电子•浪涌保护器提醒您,任何没有相关领域检测业务技术服务经验的企业还在想申报防雷检测资质参与防雷检测竞争的都应该慎重!


文章分享:
0

相关内容

logo
产品
行业案例
下载中心
全国系统服务热线

15943048260

24小时热线:17767761861